摘一则笔记(出场人物:赵贞吉,高拱,张居正)
赵大洲为宰相,气岸甚高。高中玄、张太岳亦相继拜相,同在政府。高好雌黄人物,张冷面少和易。大洲一日谓两公曰:“人言养相体要缄默,似比中玄这张口嘴也拜相,又言相度要冲和,似比太岳这副面皮也拜相,岂不有命?”
此语虽赣直而近于戏,然亦有助于义命之说。
【明】江盈科《谐史》
结合@Eurya 摘录的笔记小说迷惑行为大赏第一条 stay with lofter ,更有趣
赵大洲为宰相,气岸甚高。高中玄、张太岳亦相继拜相,同在政府。高好雌黄人物,张冷面少和易。大洲一日谓两公曰:“人言养相体要缄默,似比中玄这张口嘴也拜相,又言相度要冲和,似比太岳这副面皮也拜相,岂不有命?”
此语虽赣直而近于戏,然亦有助于义命之说。
【明】江盈科《谐史》
结合@Eurya 摘录的笔记小说迷惑行为大赏第一条 stay with lofter ,更有趣
by@凉入画屏秋缈缈 有一部分来自@郁彼林 。元辅,不是我一个人在黑你,法不责众,请销毁你廷杖的念头!
看到知乎一个讨论什么样的导师不能选的答案,发现太岳竟然每条都对得上。
1 打听他怎么样,直系学生李维桢王家屏沈鲤支支吾吾,其他阁臣的学生笑而不语。
2 他研究方向极多,项目很多,政治经济水利军事民族关系,修长城也研究,还研究球状闪电。
3 还用解释吗?“居正怒”“居正大怒”“居正怒极”…歇斯底里,夺情时以死相逼
4 会试第一名冯梦桢请假太多,他直接取消学籍,比延毕还可怕
[图...
大明嘉隆万镇圈rps。以下情节都凭记忆写的,细节可能有小错。
《病榻遗言》是高拱吐槽张居正的书,他全书给张居正起了外号“荆人”【然鹅荆人在明代另一个意思是“老婆”】
书分三章,第一章《顾命纪事》,回忆隆庆帝因为沉迷美色,得了某种病三十多岁就撒手人寰。隆庆拉着高拱手说:“有人欺负我”(原话)。
第二章《矛盾原由》,高拱充满留恋地回忆张居正年轻时是美貌聪明善良的小白花翰林,和自己情投意合,缔结香火盟。
后来高拱辞职,张居正黑箱操作把他迎回内阁,对他说:“你再晚来一个月,我就要被赵贞吉欺负死了。”赵贞吉却对高拱说:“世所谓妖精者,张子其人也。”。
高拱思索了决定帮助妖精,把赵贞吉打跑了。...
以施政的成绩而论,他不仅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,也是汉朝来所少有的。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,勉强可以与他相比。诸葛亮的处境比他苦,不曾有机会施展其经纶于全中国。王安石富于理想,而拙于实行,有本事获得宋神宗的信任,而没有才干综核僚佐与地方官的名实。
谷应泰在《明史纪事本末》中对张居正的作风颇有批评,却不能不承认,在张居正执政期间“十年来海内肃清。用李成粱、戚继光,委以北边,攘地千里,荒外警服。”南方少数民族“累世负固者,次第遣将削平之。力筹富国,太仓粟可支十年。冏寺(太仆寺)积金至四百余万。成君德,抑近倖,严考成,核名实,清邮传,核地亩,一时治绩炳然。”
...
万历元年二月春分,万历派遣成国公朱希忠前往朝日坛代祭大明,有兵部尚书谭纶(字子理,号二华,湖广宜黄人)奉命陪祭。谭纶近日身体小恙,陪祭时道不断咳嗽。
此事被言官景嵩(福建道御史)雒遵(吏科都给事中)韩必在显(山西道御史)抓住,小题大做,给谭纶扣上“大不敬”的帽子,说什么“岂不能将祀事于一时者,能寄万乘于有事”,言下之意,这样的人根本安不配当兵部尚书。小皇帝看了他们的奏疏,颇不以为然,语带讽刺地批示:“咳嗽小疾易愈,本兵(兵部尚书)难于得人。这所奏,着吏部看了,就问景嵩等要用何人?会同吏科推举来看。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