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元美的小湖笔

封印物品,等级 0 - 014

一只存在自我意识的湖笔,经常写下某些古怪的东西,初看往往是四百年前明朝的资料

危险:极高

接触超过5分钟即对携带者造成同化影响,严重时,将使其失去控制并不断得开始“赞美大明”

需要在一个管理员或三个博主认可监督下使用

明 佚名 上元灯彩图 局部


配诗

今夕何夕春灯明,燕京女儿踏月行。

灯摇珠彩张华屋,月散瑶光满禁城。

禁城迢迢通戚里,九衢万户灯光里。

花怯春寒带火开,马冲香雾连云起。 

弦管纷纷夹道旁,游人何处不相将。 

花边露洗雕鞍湿,陌上风回珠翠香。 

花边陌上烟云满,月落城头人未返。

共道金吾此夜宽,但愁玉漏春宵短。

御沟杨柳拂铜驼,柳外楼台杂笑歌。 

五陵豪贵应难拟,一夜欢娱奈乐何。 

年光宛转不相待,过眼繁华空自爱。

君不见燕台向时歌舞人,歌舞不闻明月在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——张居正《元夕行》

【新春治愈八卦】张居正的女儿并没有那么惨

比较高兴地告诉大家,老张唯一的女儿并没有沈德符说的那么惨。沈德符八卦太不靠谱。

比较一下。通行说法来自十岁以后就离开京城的沈德符的《万历野获编》:“刘戡之的妻子是张居正的爱女,我见过,貌美如天人。性格冷冰,他们夫妻关系很不好,从没圆房。张家抄家以后她就死了。”

和老张很亲近的李维桢:“他们两家很早就认识谈得来所以结亲了。刘戡之长得帅人温柔,张居正的女儿性格也很好,他们夫妻感情好。张家抄家后刘家被牵连,差点覆灭。”


下面看当事人刘戡之的文集。来自资料宝藏@郁彼林 

刘戡之给老张女儿写悼亡诗:“还没结婚时我就觉得你漂亮,婚后发现性格也很好。结婚二十年,我们还有儿女,你去世了”...

摘录:嵇文甫先生《晚明思想史论》第四章《异军特起的张居正》

《晚明思想史论》一共九章,分别谈了王阳明,王学的分化,狂禅派,张居正,东林,佛门,古学复兴,西学,余论。第四章专门谈张居正的学术思想。“他的政治建树实以学术为根柢,在思想史上我们不能不给他一个特殊的地位。”


【以下都为引用嵇先生原文,不加第一层引号了】

虽然他并不讲学,但实际上自有一套学术。他“直认本真”,不像讲学家“虚谈”,学术根本见解大致见于《答南司成屠平石论为学》。

他痛斥讲学家的流毒,教人就在自己职守以内去学,而不要“舍其本事,别开一门以为学”。他教人“足踏实地”“崇尚本质”。

他大发“法后王”之意,议论特别精彩,态度特别鲜明,指斥那班高谈唐虞三代者为俗儒。

他极口称赞王...

大阴阳师 两面三刀 张居正

这两封连在一起的信绝了。隆庆四年八月俺答意图进攻,老张连写几封信督促宣大、薊辽布防,俺答不战而退。结果宣大和薊辽争功起来。

老张写信给薊辽总督谭纶“子理,我知道你功劳大,我都记在心里。宣大的方逢时是妄诞狂肆胡扯,大家听了都发笑。他们太不懂大局了,你气量大不要和他们计较。以后我会补偿你的,我也好难愁死了嘤嘤嘤,你体谅我吧”

接着给宣大总督方逢时写信“今年秋天的边事,你功劳最大!!!(继续加油卖命!)”

[图片]
[图片]


继续从潜江的地方志里挖掘老张的朋友圈。他的好友/学生初幼嘉

       初言(1523~?),字幼嘉,潜江人。《潜江旧闻录》“初幼嘉孝廉,言以孝闻,与张江陵交最笃”。

       嘉靖三十七年(1558),初幼嘉乡试中举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),为了备考进士,他来到京城拜谒张居正为师。(虽然张居正比幼嘉小2岁,但他16岁中举,23岁中进士。)

        初幼嘉跟老张学了几年,他父母忽然相继病逝,他回乡放弃了科举。后来老张...

太岳的诗歌《潜江悯涝》(写得不错!)和背景介绍

      嘉靖三十三年,30岁的小张请了长病假,跑回家乡嗨去了。这年深秋,他开心地去潜江,探(蹭)望(吃)同榜进士张师载的父母。

     结果遇到汉江大水,东荆河决堤。小张每天24小时只能和张师载的父母一起住在面积狭窄的高台上。😂😂

    (《潜江县志》里面记载,从嘉靖二十三年起,潜江频繁水灾,时常全境被水淹没,潜江人家家户户建了高台,名字叫“躲水台”,就是他诗里的“鱼台”)


   他...

【文集散佚稿】张居正 嘉靖三十六年《诰封宜人故显妣胡氏墓志铭》

    原文如下:

    宜人胡氏,武略将军金公讳相之配也。其先世乃荆郡之当阳人,族甲一方,代有令德,考讳信,赋性方严,闺门雍肃。妣周氏母仪,女则罔不可师,故宜人得于天植,安于家训,幽闲贞静,爰出同行。比笄来归武略翁,上事舅姑,平和妯娌,旁待族姓,曲有礼节。下而至于臧获,亦严莅而兹蓄焉。胡荆郢之间,克修妇道者,独推宜人。武略翁内裕家用,处理戎务,俯仰无累,优奖频蒙者,未必不自鸡鸣之警也。

    己亥岁,自荆州左卫调守显陵,家于纯德山麓,造创完葺,家人之赞居多,尤属意于...

关于张居正如果出任地方官,是否具备基层行政能力的认真探讨

       某乎看到有人说太岳一直在中枢,缺乏地方行政经验,如果当地方官无法胜任。虽然,由于当时制度,翰林编修除非重大过失或BUG,不可能外任地方官,没有验证的机会。但我对这种假设并不认同。


    1 从成长环境来说,他并不是书香门第不食人间烟火,而是下层军军户家庭,直面底层社会。

     外部大环境方面,他成长的荆襄地区当时社会矛盾集中,藩王,土地兼并、流民、重税等问题都突出。于此同时,荆州府江陵当时是重要的商贸港,五湖四海的三教...

从点校《首辅传》说起一些感言

    首先迟来祝贺 @prophet  校注的《首辅传》完工,并于9月份在版权中心登记,预备纸质书出版。


     明人王世贞的《首辅传》这本书之前没有标点版本,为方便明圈同好们阅读,大家之前陆续自发做了一些。今年3月份prophet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全书系统整理,历时几个月,十几万字,自己排版封设,成书电子版无偿共享。这是一件好事,然而过程中不停找上门的小风波也始料未及。


      虽然发难的几位借题...

张居正对佛教的看法

【他觉得佛法本意是劝人为善,而有的人礼佛以至于抛弃家人,毁灭人伦,完全违背本意。还有人浪费钱财造塔庙,更是背道而驰。不如正心修身。佛学的精髓在于弃恶扬善,而不在于这些形式。】


他的原话:

当时王公贵人,独有明帝的兄楚王英最先喜好,敬奉其道,然其后竟以谋反诛,则佛法之不足信亦明矣。

大抵古圣相传,只是此心,祸福之几,惟心所造。一念之善,福不求而自至;一念之恶,祸欲避而不能。自生人以来,未有易此者也。

究观佛氏之说,其意也只是劝人为善,禁人为非。其言之精粹而近理者,则中国圣人如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、周公、孔子,已自说尽。初无异指,而其流之弊,乃至欲弃父母、离妻子、灭人伦、废本业,以求...